招生热线: 010-89229080
科德动态
咨询电话 010-89229080
在线咨询
预报名在线申请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
发布时间:2016-01-08   来源:科德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 2004 年创办迄今,已走过十余春秋。秉承“科学致用 德业立身”的校训,走“精品化、艺术化、国际化”的特色之路,已成为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摇篮。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北京市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学校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拓展就业市场,加大实习实训,优化服务质量,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自建校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9000多名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

  一、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结构

  2015年我校有本科毕业生1121人,传媒学院638人,艺术设计学院418人,演艺学院65人;男生477人,女生644人;北京生源292人,外地生源829人,比例情况见图1、2、3。

  图1 各学院学生所占比例




  图2 男、女生比例




  图3 京内、外学生比例




 

  (二)毕业生就业流向

  1、国内升学和出国(境)毕业生流向

  2015年我校毕业生考取国内硕士研究生人数9人,比例为0.8%,出国(境)留学人数34人,比例为3%,出国(境)人数明显大于国内升学人数。国内升学毕业生流向见表2。




  2、签约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015年,我校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继续多元化,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还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跻身教育单位,比例分别为10.59%和3.57%。具体见图5。


  图5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3、签约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我校2015届毕业生签约单位行业流向广泛,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的人数最多,比例为18.64%,其他各行业也都有不同比例分布。

  4、西部及国家项目就业

  2015年,我校有毕业生4人应征入伍;3人签约北京村官; 多人应聘北京大学生村官,3人已被成功聘录;学校支持新疆阿克苏来京选拔北京高校优秀毕业生赴疆工作,我校3名毕业生经面试、考察、体检等被成功应聘到新疆工作。

  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分析及结论总结

  2015年我校有毕业生1121人,学生主要分布于传媒学院各专业,比例57%;男女人数比为7:10,京内外生源人数比为2:5;学校总体就业率为96.88%,各二级学院的就业率都在96%以上;从分专业就业数据看,大部分专业就业率都在90%以上,部分专业就业率达到100%,且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多元,行业广泛。总体来说毕业生就业状况较好,相对稳定。

  三、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及指导服务

  (一)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工作精神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要求,持续推进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强化以院、二级学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形成了党委书记挂帅,学校统一领导、学院为主体、分级管理、部门配合、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管理机制

  (二)不断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学院和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学校在就业供需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主动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组织好校内招聘活动。有目的地开拓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一是在地域上要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拓展就业市场,同时也为毕业生服务西部及边远地区和到基层就业创造条件;二是结合专业拓宽行业市场,重点开拓与学院办学定位相符和各专业需求相近的就业市场,要依托专业教师和专家教授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以学院现有专业实习实践基地的长期合作为基础,巩固原有资源,拓宽新的市场;三是用好校友资源拓展就业市场。

  进一步加强就业网建设,使内容更丰富、链接更广泛,实现就业信息、就业市场、就业指导网络化。将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公布于网上供用人单位选择查询,提高互联网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充分利用就业网、微信平台、微博等载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招聘需求、求职知识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要重视与用人单位的信息沟通,采取调查、回访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专业和毕业生的评价,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做好就业数据数据统计工作,定期公布就业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充分促进毕业生就业。

  (三)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加强课程建设,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学水平。

  宣讲就业形势和政策,调查掌握毕业生就业意向,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就业主动性。

  毕业班建立学生就业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心理状况、去向意愿、社会资源、困难与解决情况、就业进展、落实去向等。辅导员要结合专业特点、行业需求和毕业生本人的就业意向与特质,对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式的个性化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重视对就业和毕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教育工作,对就业比较困难的毕业生要底数清、情况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消除或缓解其就业困难,使他们能够实现就业。对未完成学业的毕业生,要根据本人实际,分类指导,说明学籍管理规定和就业政策,鼓励其加强学习争取顺利毕业或者延期毕业;对于不能获得学位的毕业生,要做好思想工作,鼓励其积极对待人生;对心理有严重障碍的毕业生要重点关注,领导负责,责任到人,及时与其家长沟通,认真听取和尊重家长及学生本人意见,并会同心理教师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努力帮助其成功就业。

  充分利用学院的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好毕业生的毕业实习,通过有效的实习实践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技能。

  四、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继续建立健全“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我院不断建立健全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努力建立社会需求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系,以招生促培养、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培养,努力缩小社会需要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差距。

  在就业与招生联动方面,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我院每年都对当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和招聘需求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将毕业生就业情况和专业需求状况作为调整我校布局、制定发展规划、设置学科专业、确定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对社会需求量较低、就业率不理想、就业流向及结构不符合培养目标的专业实施招生预警。

  (二)在就业与培养联动方面,我院已通过贯穿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实现职业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全程介入,帮助大一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规划学业;为进一步帮助本院学生适应市场在人才需求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升就业能力,努力深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构建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