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盖蒂艺术中心的大门走出来,亢奋的情绪无以平复,脑海里全部是艺术大师的掠影浮光。我委实难以想象,这座洛杉矶西部山脉上的小小殿堂,竟然陈列了如此丰富的珍宝级藏品,信息量之庞大令人难以即刻消化。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印象派”艺术家的集体狂欢,梵高的《鸢尾花》太过耀眼,莫奈的《鲁昂大教堂》和《干草垛》也是描绘光影的佳作,马奈的《春》,德加的《舞女》,除了这些作品之外,还有一串响亮的名字:塞尚,雷诺阿,西斯莱。
提到梵高,我第一次看到作品真迹要追溯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荷兰馆展出了梵高的几幅原作,去的那天恰逢闭馆,只好趴在窗前隔着玻璃奋力地望向梵高的作品,大师离我如此近,又如此遥远。至于莫奈,我看到原作是研究生毕业的那年,为了查阅论文资料亲赴上海,正好赶上莫奈的原作展,零距离与大师作品面对面的回忆至今令人难忘。早些年,有机会观看一个顶级艺术家的某一件作品都是极其难得的事情,而今天,与科德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们一起见证了一群顶级艺术家的多幅原作,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印象派”,新古典主义大师大卫和安格尔,写实主义巨擘米勒,浪漫主义代表戈雅,英国乃至世界海景画巅峰透纳,风景画圣手柯罗,甚至现代艺术的第一把交椅毕加索等人作品也悉数在列。感觉惊喜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整个人完全融化在艺术的海洋里,无法自拔。只恨时间太有限,短短的3个钟头里面对这么多画坛名作,能看却不能细看,委实残酷。
或许,我也不该惊讶如许。回想起初入圣莫妮卡山脉,在盖蒂艺术中心门口的台阶上看到一件女性人体的雕塑,感觉极像马约尔的作品,急于确认便拾级而上,不料误闯限制区域被安保制止,后来终于查明那正是雕塑天才马约尔的原作,这里本就大师如云。
在返程的巴士上,我兴致盎然地跟学生们分享了观展引发的思考,启发大家永远铭记今天在盖蒂艺术中心观看大师原作的这段回忆,并从今天开始,努力记住自己心仪的艺术家和他的作品,既然学艺术就一定需要花时间了解艺术史,不要像非专业人士一样,一提艺术就只知道《蒙娜丽莎》和《清明上河图》。
大部分学生或许无法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这份站在艺术作品前的激动与虔诚,或因缺乏相关知识的积淀。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提升艺术修养是永恒的主题。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前提是,心中已有长江大河